- UID
- 230763
- 主题
- 7
- 精华
- 0
- 积分
- 67
- 注册时间
- 2016-9-17
- 阅读权限
- 150
- 贝壳币
- 61 枚
- 人品
- 0
- 活力
- 0
- 上传
- 0 GB
TA的每日心情 | 怒 2016-11-3 22:13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 ☆ 初来乍到 ☆

  
|
欢迎加入贝城社区,体验更多精彩服务!Join iBeiKe City Now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社区
x
12月9日 晚7:30
机电414
《建国大业》
时地先行,再来闲聊
也许一看到政治电影,有些人便会心生抵触认为这又是一部宣扬主权的政治电影,从而忽略它作为电影本身的优缺点。我不否定本片的制作包含宣扬主旋律的目的,但是这里我主要从电影本身角度来为今年的心随影动收关。
1. 选题上,拍一部我们都知道的故事有什么意义?
就像被“罗马之子”歪曲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通过某些途径而获得的历史知识非常有可能是不符合实际的。而历史题材的电影本身便肩负着呈现大多数史学家所认同的历史的责任。其次,关于历史题材的电影即使本身并不一定情节一波三折,但是打着“向建国60周年献礼”的名号被政府“采购”,至少能确保一定的名誉和利益。当然编剧为了尽可能还原史实而多地探访付出的努力是无法抹杀的,但是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2. 选角上,建国大业怎么样呢?
众星云集的模式初看甚爽,久之则腻,却因而也以4亿票房获得了当年的票房冠军;单从票房上看,同样是众星模式的“建党伟业”首月票房(340万)不如“建国大业”(405万)。由于被明星的注意力分散,舆论话题也不是总有利于制片方甚至沦为笑柄,如关于某明星的戏份不足甚至被删引起的争论。看来,全明星阵容在现在的电影市场似乎不太适用了。
3. 既然它有种种缺点,又为什么在票房上大获成功呢?
我想第一便是由上文提到的明星阵容所致。全明星阵容是2009年罕见的模式,作为令人耳目一新的形式,其热度似乎也能解释。第二是成功的商业运作。即便连“作为导演之一的韩三平曾表示,《建国大业》制作匆忙,远不如《建党伟业》来得底气十足”,但是中影集团在制作资源、档期资源、发行资源等方面的垄断性资源优势,这种无可撼动的巨峰令人难以望其项背。第三,叙事创新。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以《建国大业》为代表的优秀的献礼片呈现出全新的艺术特点。从创作上讲,叙事创新,不再是高高在上地俯视说教,而采用人道主义叙述视角。通过对反派(尤其是蒋介石)的内心刻画,尽管可能不被老一辈人所接受,但是其“反,要亡党,不反,亡国”的骑虎难下却深深地烙印在观众心中。
12月9日 晚7:30
机电414
再现民族振兴
最后
3周前(11月25日)“建军大业”也杀青了
你会看吗?
心随影动
北科机械学生会 |
|